2025-11408总结

发布于 2025-05-06  1333 次阅读


70 + 75 + 120 + 127 = 392。

整个复习过程:

3月中才开始,才决定开始考研,院校考试科目啥的还没了解。
先选择了408,因为可选择的院校多,后面就是决定考11408还是22408(我是后来才选择的院校,但是其实一开始已经有一点选择了,比如省内的东大、南大),后来感觉我比较倾向于11408的一些学校和专业,于是决定11408。 三月中差不多才正式开始复习,一天大概六七八个小时,因为有时候还有课,而且用电脑看网课,忍不住摸鱼,三月到六月这段时间,差不多把数学和408基础过了一遍。
然后七月期末考试,加上妹妹高考完来南京玩,差不多就是没学。
七月八月放暑假,在家里就学了概率论,还有把剩下的操作系统的部分看了一下。
九月回学校,差多不就剩一百来天了,开始奋发图强。“拼搏一百天,我要上985。”每天八点多九点这样起床(实在起不来),学到晚上十一点多,回宿舍睡觉。

政治-70:

资料:徐涛马原,仓盾小程序刷题,肖四肖八,肖秀荣背诵手册。
大概是十月底开的,看了徐涛的马原,不到半个月看完,大致听一下就行,主要是理解概念。
然后买的肖秀荣的背诵手册,自己看了两遍,然后随便跟着相关的带背视频听了听,主要是在路上的时候听,感觉还是有一点用的,主要就是图个耳熟。
期间一直用仓盾小程序刷题,主要是吃饭的时候刷,一边吃一边刷,因为其他时候是在没有时间刷,午饭和晚饭的时候刷一下,刷个几十题,题感很重要。后面小程序里面出了各种模拟卷,吃饭的时候就刷一个模拟卷。
最后就是肖四肖八,肖八选择,大题没看,肖四选择+大题,背了三四遍,最后考试还是用上了好几题。
但是吧,考试的时候,倒数第二道大题写错了位置,写到最后一题了,导致最后一题只剩下了一丢丢的空,而且还浪费了时间。

英语-75:

资料:红宝书,墨墨背单词,黄皮书,晶婷老师作文。
首先背单词,红宝书背了好多遍,第一遍把简单词汇划掉,然后一遍一遍重复剩下的词汇,最后每一个单元基本上就剩十几个二十几个这样的了。
红宝书感觉没意思了,后面开始用小程序背,虽然小程序里面老是重复已经烂熟的词,但是点两下就能过一个单词的感觉挺爽的,用的墨墨背单词。
对了,初期还看了几期的外刊,感觉还是很有用的,可惜没坚持下来, 到后面时间也不允许了。
真题,用的黄皮书,用的同学的(已经保研,刚好送我了),只做了2015-2024的客观,翻译就看了最近几年的,其他的啥题目都没做过,不过今年感觉难度还是有的,感觉客观扣了十几分,以为最后可能就70分这样,结果75,还可以。
作文,这个准备的就比较晚了,而且今年考的图表作文,真是反常呢。作文拖了好久才准备,应该到11月这样才开始,买了一个晶婷老师的作文书,给了我不少启发,照着书里面的写了自己的模板。大作文,就主要分三段,每一段都有固定的套路,自己整理就行了;小作文,有好多种,都准备了一下,感觉很多都有共同之处。

数学-120:

资料:张宇基础,张宇强化(买了没看),660(概率论&2阶没做),张宇1000,超越2025,2024,张8,张4,13-24的真题
基本上跟的张宇,但是实际上谁都看一下,武忠祥的每日一题,凯哥的各种视频,刷到就看一下,为了学习,我重新注册了个b站账号,所以每次刷的视频都是考研的学习的。
六月之前过完了高数和线代的基础,在家里学了概率论。
9月返校,忘得太多了,重新过了一遍基础,想开强化的,但是张宇的强化实在劝退,所以基本上没有强化。另外我觉得也不太需要强化,强化就是做题嘛,我干脆再复习一遍基础,有忘记的就把基础里面的那一章重新看一下,然后直接做题,就做了1000题的强化,之后由于实在没有时间,就直接开始做模拟卷以及真题,模拟卷和真题换着来,每天一套,做完对答案。最后不出所料考的也不高
(大题那个围绕斜线旋转我觉得不考就没看,没做出来,吐了。这里还是感觉不要那么早开始做模拟卷和真题,时间充足的话,最好还是至少做个两本习题册。

408-127:

资料:王道408,王道模拟卷,近十年真题,胡科大的计网每日一题(没看完)
六月份之前基本过了一遍基础,就自己看书,有不懂的去网上查一下。
然后9月回学校又重新过了一遍,没办法,太久没学,遗忘太严重了,这里对着网上的资料逐章看的,期间整理了一些感觉比较重要的容易忘记的之类的内容,一直到十月底。后来又基本上过了一遍,一直到了十一月中这样,开始真题和模拟题,一天一套,写完对答案。其实408没有特别难理解的感念,但是主要是内容多,特别需要重复。

ありがとう
最后更新于 2025-05-15